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,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“我自然”。---老子《道德经》
老子在此把统治者的状态分为四种,最高明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,其次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,再次是老百姓畏惧他,最糟糕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。
经历这些年的创业,接触这么多的创业团队后,我看到创业者其实也存在这四种状态。
老话讲,点头哈腰下跪是生意人的基本功。大部分创业者在一穷二白的创业早期,忍辱精神是必须的。这不仅是指对客户的心态,而且对于企业内部的核心骨干(比如核心技术合伙人)也需要包容,忍让,妥协,甚至被他们轻侮。再牛的创业者在早起都会有此经历(如柳传志与倪光南的故事)。
但,创业者不能一直是这种状态,否则,还不如回去打工。一些创业者经过努力,逐步建构了核心的企业能力,形成较为稳定的组织架构和制度。于是,创业者的领导风格(受组织文化和个性心理影响)就会出现分化。一些创业者会形成强势的领导风格,觉得领导必须要让员工畏惧,要有权威性。在很多军事化风格的公司中(比如华为),这种领导风格是比较普遍的(行政化严重的国企也是如此)。权威和强势化的领导风格容易导致人性缺失,灵活性受抑制,甚至影响创新。于是往往组织要有一些调节措施(如部队中的政委角色,国企中原来的工会角色)。比如,华为的纪律严明是业内很突出的,但对研发体系确实行弹性工作时间,而且设计导师制以及返聘老专家来帮助新人适应公司风格。
但,长期处在畏惧和高压下的员工,是很难培养出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。如果能给员工一定自由度,发挥创新和创业的精神,激发他的能动性,发挥其潜能优势,组织才会更有活力,企业家也会获得更为真诚的赞誉。还是举华为的例子:华为曾有过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措施。虽然内部创业曾经给华为业务带来冲击(如李一男的港湾),当然也有很多内部创业以失败告终的,但很多华为内部创业出来的创业者也成为了华为的紧密合作伙伴,与华为共同成长。我参与的瑞华基业也是从华为内部创业出来的兄弟所创立的。今年瑞华基业已经做为华为核心合作伙伴列在华为的展厅门口了。我们以在华为工作过为荣,华为也以有这帮支持华为的伙伴为荣。所以,好的创业者应该把员工都能培养成有雄心的创业者,这也许比仅仅做一家企业会更有价值,从你这里毕业的员工也会回馈你,给你赞誉。
创业者最终到达的理想境界应该也是“太上,不知有之”。当然,创业初期是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的。在创业企业形成核心能力和较为稳定的商业生态地位后,创业者更重要的是建构支撑企业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,布局好人才的梯队建设。当组织有了自己的生命后,创业者就可以退出执行的一线,也不用多指点业务了。此时,在企业功成时,大家就会觉得“我自然”就是这样了。